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名医风采29:一个从私塾出来靠义诊跟疗效就成为一方名医的人物  

2017-06-22 19:26:24|  分类: 民间奇方秘方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一个自学成才,主张读书要留笔记,处方要留汤底的名医。
先生二十岁出头就挂牌行医。
俗话说,老医少卜。
大家看病都找老郎中,如何让群众都信任中医新手呢?
先生用疗效跟义诊两把刀打开了局面。
先生发现富贵人家有钱喜欢进补,常湿热粘滞。
有一商界妇女,头晕腰酸,平常医家以为虚劳进服补药后病情缠绵难解。
先生看病人舌苔腻,遂开二陈汤、平胃散、越鞠丸,结果数剂显效,患者头晕腰痛得消。
人问先生怎么用调肠胃法,治疗头腰痛?
先生说,上下有病,当治其中。
我用此三联合方加减调理,治疗饮食积滞诸疾取得满意疗效。
又有一老药工暑天拉肚子,自己吃了三仁汤,藿香正气都没治好,居然严重到胸中灼热,神昏目赤。
先生说,应该养阴解毒。
马上想到徐灵胎讲过,养阴解毒最好的莫过于新鲜草药,比如新鲜芦根。
结果先生不计诊金,步行出诊帮病人家人一起挖来新鲜芦根捣汁,给病人灌服后病人居然突出浓痰,神志轻安,醒过来后就慢慢好了。
先生一边专俭他医束手的奇难怪症来医,另一边又不计钱财路远,加上满意的疗效,短短几年就医名震天,在当地打开局面。
那是先生才二十来岁。
先生说能有如此快的成就,全在于自己十年读了四书五经,文化功底好,研读古医书没有障碍。
有一老人善忘耳鸣眼花,头晕,经常上午做什么下午就忘。
先生一部《黄帝内经》早烂熟于胸,立马想到上面讲,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
原来脑汁不够,耳朵久鸣,头部倾斜,目睛花,这都是中气不足,不能上供的表现。
先生遂开补中益气汤。
结果患者服后耳聪目明,记忆力增强,头部都笔直有力。
先生感慨地说,学好经典著作,乃中医临床水平提高的关键。
又一男子嗳气,吃了降卫气的半夏泻心汤,居然没治好。
先生马上想到《伤寒论》上有哕而腹泻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则愈。
先生知道患者多天未大便,随手开一剂大承气汤。
结果便通气畅,嗳逆除。
先生感慨地说,《伤寒论》经方就是经典,用好了常不用二剂。
又一个胃溃疡出血的地方,用止血药,甚至山参补气都无效。
先生看病人有低热,脉沉弦,认为是阴虚血热。
遂开壮水汤生地、熟地、三七、荆芥炭。
合并芍药甘草汤加竹茹。
结果一剂药血就止住了。
先生马上想到《伤寒论》上有哕而腹泻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则愈。
先生知道患者多天未大便,随手开一剂大承气汤。
结果便通气畅,嗳逆除。
先生感慨地说,《伤寒论》经方就是经典,用好了常不用二剂。
又一个胃溃疡出血的地方,用止血药,甚至山参补气都无效。
先生看病人有低热,脉沉弦,认为是阴虚血热。
遂开壮水汤生地、熟地、三七、荆芥炭。
合并芍药甘草汤加竹茹。
结果一剂药血就止住了。
先生就是魏长春,老人家一生的经验与阅历,几本书都写不完。
这些举手投足就能称得上经典的案例,先生有很多。
人问先生怎么做到?
先生常说,多在病人身上下功夫而已。
同时先生又说,束书不观,游谈无根,临诊无源。
先生把读书领悟经典,看成教学的源头活水。
我看了先生风采后,只有不断赞服。
先生二十多岁就能成为一方名医,我们培养弟子也应该重视儒家经典教学。
所谓医书一担,儒书一头。
你读多少医书就要读多少儒书来平衡。
你的医学造诣取决于儒学经典的水平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)| 评论(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